□邯鄲日報記者王金玲劉志穎
復興區文旅資源豐富,擁有文化保護單位71處,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、省級3處。第六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在即,作為此次大會承辦地之一的復興區準備得怎么樣?有哪些旅游亮點和特色?日前,記者采訪了復興區人民政府區長李陽。
李陽:復興區建區于1980年,毛主席1959年9月視察邯鄲時,提出一句偉大預言——“邯鄲是要復興的”,復興區因此得名。復興區文旅資源豐富,擁有文化保護單位71處,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、省級3處。既有龍山文化遺存的澗溝遺址,素有“先有澗溝村、后有邯鄲城”之說;又是戰國時期趙國國都所在地,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趙王城遺址就坐落在復興。作為第六屆河北省旅發大會承辦地之一,復興區一定把握機會、乘勢而上,做好旅游產品規范化提升,打造精品,叫響復興旅游品牌。
此次復興區參加省旅發大會的觀摩項目是園博園項目,包括復興·1957藝術街區和澗溝水街,沿途經過沁河郊野公園和德豐都市農業園。園博園項目在建設過程中,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以“山水園林情、綠色復興夢”為主題,遵循“城市雙修、鄉村振興”理念,是一座科學設計、高標準打造的集造園藝術、學術交流、商貿洽談等內容活動于一體的城市公園。園內分布有全省13個地市園,通過精彩紛呈的園藝,呈現渤海潮涌、太行松風、平川寄語、壩上情懷等河北最美縮影和地域文化,向世人敞開一扇美麗的河北之窗。
記者:隨著大會日益臨近,復興區旅發項目當前建設得如何?
李陽:園博園園區已整體建設完成,并與西帕文旅公司簽定了運營工作框架協議,西帕文旅公司制定了詳細的提升改造方案,目前正在就具體合作展開協商;1957藝術街區,整體建設也已完成,“1號廠房”正在進行內部裝修,已有12家企業入駐,其中4家對外營業,8家正在內部裝修;澗溝水街,整體建設完成,并與中冀人和公司簽訂了運營協議,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。沿線沁河郊野公園和德豐都市農業園已制定了景觀提升方案,正在加快推進施工工作。各項目計劃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。
記者:復興區在本次省旅發大會上會有什么亮點、特色展示給大家?
李陽:復興區在本次省旅發大會上最大的亮點、特色就是“復興·1957藝術街區”。復興·1957藝術街區前身為邯鄲市特鋼廠,通過改造打造成為工業風的藝術街區,為工業遺存賦予了新的生命力。
復興·1957藝術街區共分為潮玩嗨淘區、新銳潮流區、青年文創區、前衛藝術區和創意小品區。引入幾十家潮流小鋪,設有平行畫室、齊越藝術培訓學校、唐頓視覺、話劇表演室等。麻椒音樂每周進行樂隊演出,炸裂的音樂現場,不僅吸引了更多年輕人,也讓藝術街區的音樂氛圍得到大幅提升,目前已有許多知名樂隊來街區進行過表演。
我們相信,隨著各類業態的陸續入駐和省旅發大會的召開,復興·1957藝術街區必將成為青年人的網紅打卡地,也必將成為重工業區有機更新的典范之作。
記者:此次旅發大會,將給復興區的旅游業帶來哪些發展?
李陽:通過承辦省旅發大會,可以進一步整合、提升復興區生態文化旅游資源,我們將圍繞旅游業發展,重點打造“四地”:即少年游學勵志地、市民周末休憩地、老年康養理想地、中原生態旅游地。依托西部生態資源,把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相融合,發展集休閑游樂、特色住宿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特色小鎮、民宿文化村;開發集觀光、旅游、采摘、養生為一體的慢生活文化,形成品牌化旅游廊道;延伸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產業鏈,豐富旅游業態,讓周邊市民“近山水而遠人群”,創建“四地”精品線路,做好“后旅發時代”大文章,打造具有“復興印記”的生態新城,為邯鄲市建設西部生態新城奠定堅實基礎。